成都资讯
房产政策
房产快讯
购房攻略
书评 | 让“绿色”扮靓美好人居 ——《共和国地产印迹·田明篇》读后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中房报总审读  戴士潮/文

绿色是生命之色:嫩绿色代表新的生命和弱小的生命状态;青翠绿代表万物生长生机勃勃的状态;深绿色则代表成熟而具有沧桑感的生命状态。

绿色是希望之色,代表着清新、平安、宁静、生命、自然、环保、生机、成长、青春……

绿色是美好之色。提到绿色,不能不提到绿色建筑,它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,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、减少污染、为人们提供健康、适用、高效的使用空间,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。绿色建筑,是房地产业进入高级阶段的开发形态和实现“住有宜居”“住有乐居”终极目标的表现形式之一。

在《共和国地产印迹》这本书里,就有这么一篇文章“田明与朗诗:绿色筑迹”,为读者讲述了在房地产企业的庞大开发矩阵中,田明和他的团队,是怎样成为绿色建筑领域的先行者、领军者、践行者的。

2001年底,朗诗创立于江苏南京;2004年,朗诗开始了专业开发绿色地产之路;2012年,朗诗首提“深绿战略”,立足于向纵深发展,主要做绿色开发,绿色服务,绿色养老,绿色金融。收录在《共和国地产印迹》中的这篇文章,较为详尽地向读者介绍了朗诗18年来的创业、创新发展路径,清晰地梳理了企业绿色产品的发展逻辑。

去年7月6日,在“用绿色,铸未来——中城联盟绿色建筑公开课”上,中城联盟轮值主席、朗诗绿色集团董事长田明披露了朗诗的绿色建筑发展历程,并对绿色建筑的未来作了一番畅想和展望。他强调:迈克尔·波特讲过,竞争有三大原则:差异化、全球性领先和聚焦。我们是聚焦领域和差异化的竞争领域,自从明确了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后,朗诗从未偏移过,绿色发展一直是我们的根。截至目前,绿色已经成为朗诗价值观里的核心内容,是我们的DNA。如果不绿色,朗诗都不知道怎么去做产品,不知道怎么去做营销。

如果说朗诗对中国的绿色建筑、绿色地产有一定的意义,主要在于朗诗不是亏本做绿色,也不是不顾经济效益做绿色,朗诗做绿色能够有更高的赚钱效率,在商业上是成功的。有人说我们搞绿色耽误了发展,我在想,如果没有绿色,朗诗可能在竞争中失败了,也不可能活下去、在未来有发展的趋势。

中城联盟、阿拉善SEE、全联房地产商会、万科和朗诗5个机构和很多企业一起发起了“中国房地产行业绿色供应链行动”,利用房地产商资源整合者的身份,拥有强大的采购权,以我们的采购权向上游的供应企业提出绿色的产品标准,不绿色,不采购。在田明的上述言论中,我们分明可以看出,朗诗在推动、促进房地产行业绿色变革路上的决心、毅力与行动。

“田明与朗诗:绿色筑迹”一文的作者是焦玲玲,系中国房地产报产业链版面的主编。平常在办公室里,很难寻觅到焦玲玲的身影。因为她不是在新闻采访的路上,就是在写稿的途中,众多的建材部品企业总部所在地,皆是她的“打卡地”。由她采写的“中国好房子”系列报道相继问世,成为报社的“高产”记者。她犹如一只辛勤的蜜蜂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不辞劳苦地穿梭在建材部品的“百花园”里,用笔、用心,用脚步丈量,为行业真实记录,为企业坦陈心声。

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而言,喜欢绿色的人是天生的“乐观派”,心态健康、积极、乐观向上。即使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,坎坷不平,也知难而进,永不言退,始终对明天、对未来充满热情与希望。田明是这样的人,立志于精心打造“中国好房子”的诸多房地产企业家亦是如此。

田明是一个理想与情怀兼备的当代企业家,热爱学习,善于思考,勇于发声。记得在一次行业大会上,他一举抛出“我们受人尊敬吗?”“值得尊敬的开发商中国房地产还没有一家”,此言如雷霆万钧,振聋发聩,在令同行们瞠目结舌的同时,也让业界陷入久久的思考之中,并长期成为行业内热议的话题。田明说,“我希望我是一个企业家而不是商人”。充分显示出其对理想的坚定、对社会责任的担当、对朗诗绿色产品的坚守。

于田明、于朗诗团队的身上,我们欣慰地看到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有质量发展、高质量发展的春天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