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片欢呼声中,我们迎来了新中国70华诞。70年来,这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繁荣昌盛,房地产业波澜壮阔地前行更是为拉动国民经济作出巨大贡献。“今天,我们终于有机会以房地产业名义献礼伟大的祖国,终于有机会告白在祖国城镇化发展中默默耕耘的地产人们。”
10月31日,由中国房地产报、中国房地产网、中房智库主办,以“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”为主题的“《共和国地产印迹》新书发布会暨2019中国好房子标准研讨会&中国房地产品牌官百人论坛”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隆重召开。
此次盛典率先推出《共和国地产印迹》人物卷,它记载了房地产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功勋人物,讲述了他们用初心和匠心拼搏、创新的商业故事,再现了很多地产人对“中国好房子”长期全面有益的探索实践,它是对过去行业发展的总结与对功勋人物的一种告白。
知往鉴今,再杨帆远航。这次盛典上,跨越各个年代的地产人,都对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与企业升级转型作出思考,并郑重地对继往开来的明天发出宣告。
━━━━刘志峰:企业应在好房子建造上争高下
他认为,要让广大群众“住好房”,不仅关系到政府的管理调控,还与经济改革、行业改革息息相关。因此,总结历史、面向未来尤为重要,这意味着要贯彻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房地产领域提出的一些新的理念、新的思想、新的战路,要积极利用房地产的制度优势和创新优势,用“五大发展理念”引领房地产,使房地产改革既符合国情也符合市场规律。此外,还要遵循供求规律、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则,引导行业在满足“基本居住需求”、完善功能配套上下功夫。
同时,他认为房地产还是一个能耗较高的行业。面向未来,还要敬畏自然、珍爱地球、维护家园,房地产企业要树立绿色、低碳、健康、可持续发展理念,尊崇、顺应、保护自然生态,加强环保技术、节能绿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,共享经验、共迎挑战,不断开拓出有利于生活美好、生态良好的行业文明发展道路,为城市建设和居住者提供属于中国的好房子,做市场份额大又有核心技术的好企业。未来,在好房子的关键技术、核心技术上,在建造质量上争高下,是企业当仁不让的责任。只有这样,房地产业才能不断形成核心竞争力,涌现出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500强企业。
━━━━栗文忠:《共和国地产印迹》受到行业报社领导点赞
在《共和国地产印迹》人物卷发布的重要时刻,栗文忠从8个方面阐述它的历史和现实意义》。
作用一:行业巨著,值得收藏;
作用二:房地产业形象教科书,新老员工必备;
作用三:满满的行业正能量,向全社会形象展示行业重大贡献;这本书记录了中国房地产领域的开拓者和先行者,以及慈善公益的奉献者。
作用四:近距离聆听部委领导、行业领导和业界领袖的政治智慧、管理及开发智慧。
作用五:品牌及个人形象传播的优质载体。
作用六:《共和国地产印迹》在新中国成立70年之际出版,有着强大的背书效果。适合政府、机关、社会团体阅读。送客户、送朋友,送家人。
作用七:精准扶贫,文化下乡。参与文化扶贫,送书下乡。
作用八: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大型献礼。带着《共和国地产印迹》,以升级建造新时代智慧绿色的中国好房子为目标,携手走进新时代。
━━━━单大伟:对于未来,我们更要一如既往地去闯荡和证明
中国房地产报总经理、中房同创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单大伟
他表示,国家强大了,城市变化了,家园创新了,这些可圈可点的成绩背后是无数地产人默默的耕耘付出。中国有句古话叫做“殊途同归”。《共和国地产印迹》这本房地产行业“史记之书”,记载的就是时代风起云涌、潮起潮落中,地产人“殊途同归”的故事。他们有的弃政从商,有的白手起家,有的跨界试水,有的跌倒重来,但无一不是在时代的感召下义无反顾踏进市场经济的洪流。他们把脉城市顶层规划,又匍匐在市场经济一线,他们与“狼”共舞,又不忘坚守精神家园,他们用不为人知的“最强智慧”,将一个个商机转化为了企业发展的外在动力。
他还表示,对于过去,我们毫无保留地总结与告白,对于未来,我们更要一如既往地去闯荡和证明。地产人的昨天、今天、明天,将是一本读不完、读不够、读不厌的辉煌巨作。
━━━━顾云昌:70年来房地产业从巨变走向“呈祥”
展望未来30年,他认为房地产企业在发展中应该承担三方面的使命担当。第一,房地产企业是美好生活的营造者,应该向“住有优居”进军,实现好房子+好住区,高质产品+优质服务,实现住有优居、住有宜居、住有乐居、住有旅居。第二,房地产企业是产城融合发展的践行军,要不断推进城市化的高质量进程,以城兴产,以产促城、产城融合、协同发展,朝着工业园区补城的功能、旧区更新提升档次、建设新城融合的方向发展,向前端延伸,向后期发展、向创新进发;第三,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稳定器。
对于如何实现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,他指出,第一,要把握规律,要精准调控,坚持市场化、把握时间和力度,减少行政干预,要坚持供给侧改革,从供给产品方面来改革;第二,完善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化两大体系;第三,坚持长效机制,即坚持住房制度改革,完善两个住房体系,完善改革财税体制、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。
━━━━孟晓苏:我们要走出单一“香港模式”
他表示,中央提出的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,是对当年房改方案所提出思想的进一步提升。两个体系建设缺一不可,要以市场为主,满足多层次需求,以政府为主,提供基本保障,不能厚此薄彼。
在此过程中,对于目前住宅市场由于地少造成的高房价问题,孟晓苏也直言不讳称,中国这么大的国家,要走出单一的香港模式。“香港模式”让我国大城市建成区普遍偏小,我国规划要求人均100平方米,实际只达到人均66至80平方米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天津、重庆六大城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总共为7132平方公里。而东京都市圈总面积1.34万平方公里,城市建成区6993平方公里,说明我国住宅建设用地供应严重不足。我们要按照城市规划用地指标,合理增加土地供应,科学扩大城市规模,特别要增加城市住宅建设用地规模。
━━━━冯仑:房地产业正由青春期走向成长期
他认为,今天的房地产业像一个年轻人,过了青春期以后,就会开始复杂的人生,未来房地产产业将进入成长阶段。房地产业过去处于以开发模式主导,以住宅为单一产品的快速增长阶段,主要竞争体现在规模、成本、速度三方面,之后竞争的不再是简单的规模、成本、速度,而是转向运营和资产管理,所涉及的领域也不再单纯是住宅,而是涉及写字楼、物流仓储、园区、健康医疗等各个领域。未来新的发展,新的展望和新的前程,未来的地产印记的故事都会发生在这里。
━━━━莫天全:未来房地产业有三大机会
展望未来,他表示房地产业有三大机会。第一,我国城镇化率现在虽然达到了59.6%,但是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,未来5年到10年城镇化的发展、升级,还是会给房地产行业带来很大的机会。第二,人口老龄化结构上移,改善性需求释放,2000年左右以首次置业为主,2010年以后二次置业市场凸显,到2018年,改善性需求已经成为主流,这是人口结构上移带来的机会。第三,保障型住房建设和城镇棚户区改造带来机会。因为低端改造、低端需求的改善,会推动中端和高端的需求,它是一体化的,对需求也是有促进作用的。